4-6歲玩具 |By 洪兆祥 博士(親子天下Shopping)

孩子眼中的世界和你不一樣!

當孩子跨越嬰兒時間,來到二到七歲「豬狗嫌」的幼兒階段時,除了更有行動力之外,還會做出許多讓父母大為光火的行為,像是狂抽面紙、亂丟玩具或攻擊其他小朋友等,但最讓父母頭痛的是孩子似乎不會察覺到父母的憤怒。

人與人之間的誤解,很多時候是因為並不在同一個世界內,沒有相同的感受,更別說一樣的行為表現。

使用AR互動情緒牌卡,帶領孩子學習辨識情緒、表達情緒、同理情緒>>

「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情緒理解障礙?怎麼會這麼沒有同理心?」父母因此感到焦慮的狀況也不在少數。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樣的情況,請先深呼吸冷靜下來,告訴自己不要緊張!

為什麼呢?因為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大腦還正在發展。無法很好地覺察到他人的情緒是正常的,而且這樣的情況可能還會延續幾年。所幸這樣的情況,隨著大腦發展成熟,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。更重要的是,大人可以透過教育的方式來加速改善。

專攻認知發展的心理學家皮亞傑(J. Piaget)在著名的「三山實驗」(mountain task)當中發現,二到七歲的孩子正值「前運思期階段」,該階段其中一個特色就是「自我中心」,也就是難以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。在這個實驗中,皮亞傑在桌上放置三個高低不同的假山,讓孩子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假山。因為矮山有時會被高山擋住,這時孩子會先繞一圈從不同角度觀看,以便找到能看見三座山的位子,實驗者則是坐在只能看見兩座山的位置。當小孩被問道:「若從實驗者的角度,究竟可以看到幾座山?」這時絕大多數的五歲孩子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:「三座!」

此實驗的結果體現了所謂「自我中心」的狀況,也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尚未能夠以他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。甚至會反過來認為,自己喜歡的東西,別人也一定喜歡;自己討厭的東西,大家也一定都討厭。

後續研究更進一步指出,這種「自我中心」的現象,除了會發生在知覺上,同樣也會發生在認知上,與情感上。因此,你常常會聽到有兩個小孩起爭執,其中一方往往單純覺得自己只是在和對方玩,卻不懂對方為什麼要嚎啕大哭;又或者孩子可能覺得玩椅子、抽面紙明明很開心,卻不懂為什麼做了之後父母要生氣。

帶有情緒的孩子

根據腦科學的研究,人的前額葉主要掌管專注力、執行力、抽象思考、自我抑制、情緒控管、同理心,以及瞭解他人心態等等能力,俗稱「社交腦」;這個部分是需要到25歲左右才會達到成熟。好消息是,即便孩子的前額葉發展尚未成熟,仍可以經由情緒教育來提早幫助孩子發展相關的情緒管理能力,藉由促進理性思考來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,與提升學習效果。

大人可以怎麼做呢?你可以依照下列簡單三個原則,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來學習情緒:

  • 大人言行必須和情緒一致

孩子的學習主要是透過模仿大人而來的。因此大人在表達情緒時,要注意自身的言語和行為必須和情緒是一致的,例如大人有難過、生氣等負面情緒時如果一昧隱忍而不妥善運用言語表達,可能會因此造成幼兒在理解情緒上的困擾或誤判。言行與情緒的一致,也能幫助孩子學習判斷當下情況,有什麼情緒就會有相應的言行,或反過來,透過別人的言行來思考對方可能的情緒是什麼。

  • 引導孩子理解別人的情緒

由於幼兒的同理心較弱,大人必須要協助引導幼兒理解他人的情緒。可以透過繪本的例子,詢問幼兒角色出現何種行為,並引導他們明確描述因果關係。例如,「因為『玩具被搶了』(描述原因),心裡很『難過』(辨識情緒),所以『哭了』(指出行為)。」需要注意的是,大人必須不斷重複告知,並且多方舉例,切勿不可操之過急,因為孩子會需要時間與眾多範例來建立因果關係的判斷。

  • 邀請孩子照顧其他處於負面情緒中的孩子

如果孩子身處在負面情緒當中,不需感到過度慌張,因此當面對問題時,有時對幼兒來說正是最好的機會教育。像是看到其他孩子受傷了,在處理完傷口後,可以這樣和孩子對話:「你看浩浩跌倒,覺得痛痛所以哭了,如果你受傷的話,是不是也會一樣難過呢?那麼我們去幫助他好不好?」引導幼兒協助其他情緒不佳的同儕,是非常重要的情緒教育,也是發展同理心的好機會。倘若幼兒觀察到大人忽視或冷處理其他正在憤怒、難過或害羞的孩子,孩子可能會覺得「別人的情緒不關我的事」。導致對他人缺乏同理心,也容易忽視覺察與善待自己的情緒。

小朋友扶另一個跌倒的小朋友

孩子並非只是身體比較小的成人,其腦部發育與情緒理解都和大人截然不同。大人如果能有基本的幼兒發展知識,搭配案例、繪本或遊戲的方式,陪伴孩子進行情緒教育,就能培育出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的孩子!

使用AR互動情緒牌卡,帶領孩子學習辨識情緒、表達情緒、同理情緒>>

分享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