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-15歲讀本 |By 閱讀推廣者.親子作家 洪淑青+「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」版主 彭冠綸

從「我是比比比利」看家庭支持的重要!

我是比比比利,看似談一個孩子怎麼克服口吃的問題,但實際上卻談到自我認同、人際關係、家庭支持。如何陪伴孩子,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,將缺點變成優點。本書適合10~18歲的青少年閱讀,也適合父母和老師閱讀喔~

他慢慢說,我們就慢慢聽

By 閱讀推廣者.親子作家 洪淑青

朋友L曾在求學期間有口吃困擾,常常一句話得切為好幾個斷句才能說完,同學難免嘲笑,他也不以為意( 或許是他不願把在意的心情表現出來)。L並沒有太大的交友障礙,因為他發現自己唱歌時不會口吃,於是勤練吉他,讓自己成為校園焦點人物,人人包圍著這個吉他王子。高中畢業後,他的口吃現象似乎消失了,回想其因,除了曾在高中時期就醫看診外,可能是他不斷的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才華的人,是那自己塑造的自信心醫治了語言障礙。     
《我是比比比利》中的男孩也是口吃患者,同時亦是個有才華的人。比利說話時遲緩且吃力,好似有誰在他口中守候著阻止句子成形,他得常常和鏡子聊天、練習對話,才能勉強說出幾句無斷句話語。他期望自己暢所欲言,成為受歡迎的單口喜劇演員,但顯然語言障礙讓他面臨交友上的挑戰。
書中有許多篇幅解釋口吃,也描述親友同學面對口吃者的諸多反應,我尤喜歡妹妹解釋哥哥口吃的說法,她說:
「他說話有時會卡住。雖然知道自己要說什麼,可是他的大腦不讓話好好的被說出口。你稍微耐心點等他說完就沒事了。」
主角無法順利講出話,但思路活躍多變,資訊過度飽和,很多話卡在腦子裡,口卻無法接上大腦速度說出。我的確感覺到這個十一歲男孩有許多想法,想打鼓、想說笑話、避免遇到人,又滿腦子冷笑話與諧音梗,那麼多訊息無法流暢的從小小嘴巴吐出,想來真的挺辛苦的。
屏除口吃這件事,比利是個什麼樣的人呢?
他是個有條理的人,遇到問題就列出清單:細數大人類型、逗妹妹哭的手段、擺脫口吃的方式⋯⋯比利明察秋毫,為了在大環境生存,學習觀察他人,甚至把應對種種問題的「方法」做好筆記,歸納重點。
從這個故事中,我除了看見一個口吃孩子在團體中的困擾外,更可閱讀到一個想自我治療,意圖提升自己的青少年,如何解決自身的問題:書寫清單、透過書籍閱讀他人經驗、對著鏡子練習、主動報名矯正班。為了讓自己達成願望,這種積極性是我最為感動的。再者,作為一個被欺侮的對象,他對於霸凌者的同理心,更是讓人感受到他積極創造轉機的正面性,拋棄一時怨恨,卻一心想著如何協助對方課業,這或許也是證明自己能力的作為。
整個故事就在當比利獲得上臺表演機會,以及他得教會霸凌他的同學數學來到最高潮。另外,面對祖母離世的心情,描寫得相當細膩,當我讀到後面幾篇,甚至也感受到絕望的洶湧氾濫。然而比利沒有陷溺於內心世界的崩裂,他自發性幫忙已逝祖母的友人,尋找她走失的愛犬,因而有了轉念,他發覺自己的重要性及價值,也理解到根本不用去刻意擺脫口吃,甚至認為口吃是正常的。
每個人本有不同於常人的特徵表現,有人患有妥瑞氏症、有些人聽力喪失,有人容易臉紅、有人運動體能不足等,若將這些都視為本有的、可接受的身體反應,那麼口吃也可以歸類為此。我們要看到的,反倒是這些身體反應外,個人的獨特性格、才華表現,就如比利是個重視朋友、慣於反思、打擊韻律感很好,又具有同理心的人,而我那吉他高手朋友L,或許就是因為同學對他愛慕讚賞的眼神,而減緩了他對口吃的無助感。
閱讀此書後,相信可從文字中想像口吃者的心情,以及更有耐心的面對口吃患者,我想,這是作者要傳遞給讀者的,不管是中學生或是成年人,都可以從中體會。

我是比比比利 封面

陪伴孩子,讓他們不必再隱藏自我

By 「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」版主 彭冠綸
 
在這本書當中,我看見的不僅是一個口吃的孩子,而是看到許許多多對自己感到自卑的孩子。我們身邊的這些孩子就算沒有口吃,他們在校園依然選擇沉默,就像故事中的比利一樣,他們學會隱藏自己。
從比利為自己列的清單可以看到,他有一套隱藏自己的方法。第一,不當第一,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人身上。第二,不做墊底,不要當最後進教室的人,不要當最後交卷的人,講自己隱藏在人群中間。第三,不要說話,不要說話就不會被注意。
隱藏自己或許不那麼困難,但要忽視自己內心的夢想,才是真正的難事。
身受口吃之苦的比利,他的夢想是成為一位脫口秀喜劇演員。你可能覺得不可思議,一句話都講不好,要怎麼上臺流利表演脫口秀。我想這也是比利內心最拉扯的地方。
他夢想在舞臺上講笑話給大家聽,他喜歡看別人因為他的談話而發笑。然而,在他成長的歷程中,每當他開口時,對方不是因為他的笑話而笑,而是將他看作笑話。
通常這樣的孩子不但會將自己隱藏在人群中,也會將自己的夢想隱藏在心底深處。沒有人知道我的夢想,就沒有人會嘲笑我的夢想。
然而,日子一天天過去,總會有人發現比利和別人的不同之處。在青少年的群體生活中,當自己的缺點或弱點暴露後,隨之而來就是霸凌的問題。
像比利這樣的孩子,霸凌雷達非常敏銳;他知道自己接下來的遭遇,但似乎不能做什麼。他能做的只有躲藏。這些極力將自己隱藏起來的孩子,他們容易被霸凌者搜尋到,卻不容易被學校的老師辨識出來。
還好,書中比利遇到一位很棒的導師,老師注意到了比利。
一堂班上同學上臺自我介紹的課程,雖然讓比利想盡辦法逃避,但最後他找出絕佳辦法,上臺告訴全班同學自己有口吃。至於其他人的分享,也讓比利看見他不是孤單的,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故事。原來亞歷克斯左耳聽不見,需要戴助聽器,靠判讀脣語讀懂別人的話。原來史凱拉有一個妹妹,出生一小時就去世了。
有時候一個人的勇敢很小,但每個人小小的勇敢聚在一起,好像自己的勇敢也變大了。
我很佩服奧修老師對孩子的坦白,面對比利,老師直接對他說:「雖然我教了這麼多年書,可是我從來沒有教過有口吃的學生……所以我需要你的幫助,如果你發現有什麼做法,可以讓你在學習上輕鬆一點,馬上告訴我好嗎?或者,有人做了什麼很討厭的事、找你麻煩的事,都讓我知道好嗎?」
我想每個孩子生命中都需要這麼一位老師,願意蹲下來,用和孩子一樣的高度;站在孩子旁邊,而非站在孩子對面。讓孩子知道在學校裡面,有人理解我,有人願意幫助我。
除了老師之外,家人朋友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。比利的母親告訴他:「這世界需要聽到你想說的話。」艾莉將她父親的話送給他:「只要你持續將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,然後抬起下巴,最終景色將會改變。」
這個故事看似談一個孩子怎麼克服口吃的問題,但實際上卻談到自我認同、追求夢想、人際關係、校園霸凌、家庭支持。不僅適合孩子閱讀,也適合父母和老師閱讀,了解如何陪伴孩子,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,將缺點變成優點;如何營造安全的環境,讓孩子不必隱藏自己,讓天賦得以自由。
如同比利所說:「許多不同的點點滴滴組成了我,好的,壞的,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。就是因為有了全部的這些,才能讓我成為今日的比利.普林頓。」期待你在閱讀後,也能接納自己的一切,為自己之所以成為自己感到滿足和驕傲。

我是比比比利內容試讀

我是比比比利 第一章

我是比比比利 內容

更多試讀內容請看 >>

分享至 |